当前位置: 首页  >> 财 经  >> 头条财经  >> 查看详情

保民生、促消费,财政政策有力度有温度

来源: 人民网   日期:2025-07-26 08:02:38  点击:833 
分享:

      7月25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从收入看——

  上半年,税收收入逐步回升。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从4月份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增长平稳。

  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增长1.6%。31个省份中,27个省份实现增长。

  从支出看——

  各级财政部门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出力度。

  上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下达进度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和专项债券2.6万亿元,支持地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有力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工作。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用于补充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收入回升,支出有力,为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围绕提振消费、稳就业稳经济等重点领域,财政部门加强财政政策供给和资金拨付管理,确保尽早发挥政策效果。”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说。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9.2%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葛志昊表示,上半年,财政部门继续将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支出优先领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2%。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继续实施就业见习补贴提前发放等政策,引导企业稳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加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支持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资金667.4亿元。

  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中央财政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并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

  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相关补助资金5522亿元。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支持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开展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减轻失能老年人照护支出压力;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兜牢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底线。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支持地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工作。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吴盖表示,今年1月和4月,财政部已分两批累计预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62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隐性债务置换效果逐步显现

  去年底,国办印发意见,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今年上半年,相关政策落地显效。

  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在10个省份以及雄安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对非“自审自发”试点地区,打通在建项目续发专项债券的“绿色通道”,提高专项债券资金发行使用效率。今年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进一步拓宽。由“正面清单”管理转变为“负面清单”管理;允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由原来17个行业扩大至22个。今年上半年,各地发行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对扩投资的“撬动”作用更为明显。

  在支持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方面,李大伟介绍,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截至6月末已发行1.8万亿元,占全年额度的90%,已使用1.44万亿元。

  李大伟表示,总体来看,置换政策实施效果已逐步显现。减轻了当期流动性压力,降低了地方债务利息支出和到期债务的偿还、接续压力。释放了经济发展动能,地方需要自行化解的隐性债务规模大幅减少,释放出更多资金资源,助力地方专注于兜牢“三保”底线和加快经济建设。推动了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有效支持“实体类”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后“轻装上阵”。

  市场对国债发行情况高度关注。“为保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国债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介绍,上半年,共发行国债7.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28%;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550亿元,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进度加快18个百分点。

  “财政部将在三季度发行一般国债46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11期次,合计57期次。”唐龙生表示,财政部将按计划如期完成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切实保障“两重”“两新”项目实施。同时,加强国债市场监测,促进国债市场平稳运行。全面推进储蓄国债电子渠道建设,提升群众购债体验。

  

  链接

  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刘志强)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今年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有序下达,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7月16日,全国共有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高于去年全年1.5个百分点。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跟踪调度、完善实施机制,平稳有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继续有序下达中央资金。按计划将于10月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推动地方均衡用好资金。会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督促地方分领域分时段细化资金使用计划,优化补贴发放方式,确保政策实施更加平稳有序、资金均衡用到年底。

  持续完善政策实施机制。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督促参与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确保政策规范实施,充分发挥“两新”政策效能。

编辑 | 王宇

相关新闻

  • 2025内燃动力碳中和与排放控制学术年会在厦门召开 2025内燃动力碳中和与排放控制学术年会在厦门召开

           7月4日至6日,内燃动力碳中和与排放控制学术年会在福建厦门举办。本次会议以“双碳、绿色”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国七”排放法规要求,探讨内燃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与路径。来自138家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领军企业的294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齐聚鹭岛。        学术交流环节,中国工... [阅读]

  • 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会在杭举办 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会在杭举办

           7月12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杭州市拱墅区政府、中欧人才交流与创新合作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大会以“智汇运河·智算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领袖、资深投资机构代表以及创新创业新锐等数百名嘉宾参加会议。杭州市拱墅区委书记李志龙,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出席活动并致辞。   &... [阅读]

  •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京闭幕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京闭幕

           7月17日,为期五天的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WCCE 12 & APCChE 2025)落下帷幕。大会由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和亚太化工联盟授权,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指导,中国化工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承办,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参会代表参会。   &n... [阅读]

  • 盐碱地多样化生态化特色化综合利用专题论坛在京召开 盐碱地多样化生态化特色化综合利用专题论坛在京召开

           7月11日,由中国农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 “盐碱地多样化生态化特色化综合利用”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单位的60余位相关专家学者和青年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盐碱地综合利用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突破,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大研究员徐明岗,中国科学院南土所所长、研究员沈仁芳,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