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林植保、物流配送,到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巡检;从驾驶舱脱离车体后就能飞行的汽车,到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无人驾驶;从氢能无人机崭露头角,到为无人机机场定制的无人值守方案走向现实……
7月23日,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此次博览会汇聚该领域近300家全球头部企业,集中展示无人机、eVTOL等尖端产品,深度呈现低空基础设施、智能制造与配套服务等,发布全球首发产品19件、国内首发产品25件,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智能飞控管理:全方位守护飞行安全
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激增和任务多元化,智能飞行控制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次博览会上,研究机构和头部企业纷纷展示自己在低空领域的技术优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即是其中一员。
该所精心推出“灵筹·机载电子超市”主题展陈,带来三大层级百余款产品,吸引众多观展者驻足。“灵筹”是由该研究所自主打造的品牌,可集成显控、飞控、通信等40余项关键功能,为eVTOL、无人机等全品类低空飞行器提供高安全性、低成本解决方案。
“依托自主研发的联合计算平台、多元感知传感器和低空智能网联体系,‘灵筹’可运用智能算法开展低空飞行路径规划,并将控制指令与飞控计算机联动,帮助低空飞行器顺利飞行。”该研究所通航产品事业部部长助理冯伟介绍,飞控计算机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海量飞行日志,发现影响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对飞控系统进行自我优化,从而提高低空飞行的安全性。
空域数字孪生:全生命周期高精度规划
当前,AI技术正深度融入低空空域管理。借助遍布空域的雷达、5G-A基站、光学或声学传感器,各地搭建的低空空域管理平台可实时采集飞行器位置、速度、高度等数据,在云端生成动态空域数字映像,构筑“数字孪生天空”。相关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智慧规划、园区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毕模(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产品经理刘帆介绍,运用低空空域管理平台进行高精度规划,不仅可以避免无人机相互冲撞,还能帮助无人机以最短飞行距离、最快速地抵达目的地。
“换句话说,就是对无人机流量进行优化管理,降低冗余使用率。”刘帆说,数字孪生技术已在多个文旅项目和“城中村”管理项目中落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空域数字孪生模型还可以模拟上万架次无人机同时飞行的场景,帮助城市管理者制定合理的空域使用规则。此外,对于非法飞行,该模型也可以通过电子围栏、轨迹跟踪等方式实时介入处置,破解“黑飞”监管难的问题。
AI智慧“大脑”:全链条统筹低空机群运行
传统无人机依赖预设航点,难以应对环境动态变化。如今,借助深度学习、垂类大模型等AI技术,无人机拥有了“看、听、避、识”的智能感知本领。未来,AI将成为“无人机交通管制官”“无人机农场管理员”,实时感知全局、调配资源,使低空机群能够有序运行。
本届博览会上,中城交(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携新研发的垂类大模型技术亮相。作为国内首家交通垂类大模型企业,这家公司依托交通行业数据资源与全产业链场景沉淀,为城市交通建设、运维、管理提供AI技术服务与产品解决方案。
“巡检无人机搭载AI视觉模块后,我们通过AI大模型技术进行视频影像分析,可以助力低空交通管理和基础设施管理、养护。”工作人员吴天昊说。
在农业领域,心意植保(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植保无人机,也配备了多光谱相机与AI图像识别功能,能够分析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位置。
“我们用搭载50公斤水剂的无人机实现按需精准喷洒,在节省农药同时能增产提质。”工作人员杨欣君表示。
据介绍,本届博览会持续4天。其间还举办30多场论坛活动,共话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推动我国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 | 王宇
7月20日,由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江苏省科协主办,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管委会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意创新活动在连云港市举办,两地500余名师生热情参与。 活动的重头戏是仿生机器人大赛。现场,Labubu和孙大圣同台竞技,歼-20与长征火箭赛场争雄,哪吒闹海、苏超球赛等造型独特的机器人也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机器人在竞速、拔河等比赛中同样展现出... [阅读]
7月19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三届纺织科学技术学科未来发展论坛在江苏无锡市召开,主题为“面向人民健康的纺织科技创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纺织学报》编委会主任俞建勇、副主任孙以泽分别为论坛致辞。 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范金土、江南大学教授蒋高明、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复旦大学教授邵正中、青岛大学教授房宽峻分别以“面向主动健康的... [阅读]
7月18日,由中国农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生物育种前沿共性技术”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多个领域生物育种前沿共性技术,探讨生物育种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突破。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单位的近70位相关专家学者和青年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英慧,中国农业科学院北... [阅读]
7月8日至10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甘肃省图书馆学会、张掖市图书馆承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支持的2025年信息组织与资源建设研修班在甘肃张掖举办。来自全国公共图书馆的采编部主任及业务骨干共80人出席开班仪式。 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以“面向‘十五五’的图书馆高质量资源建设与标准化发展&r...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