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之际,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普及作物科学知识,9月13日,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作物科学@你:学习·观察·探索”主题科普活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航勘社区的居民和中小学生共计40余人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袁珊副担任专业讲解。针对科普基地种植的数十种作物,她从荞麦的药用价值开始讲述,介绍了玉米的演化历史和五颜六色的品种类型;解读了“头戴珍珠红绒帽”的高粱、“百谷之主”黍子、“代参汤”之称的谷子以及随太阳转动的向日葵等;深入阐述了中黄系列大豆的育种成就、观赏彩稻和EMS诱变水稻新品种“小薇”的特性,以及茨菇、荸荠等水生作物、可制成航天润滑油的蓖麻、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薏苡、抗旱耐盐碱的籽粒苋等。
大家边观察边学习,不仅了解了作物起源与品种培育进展,也深切感受到了我国作物科技的发展和大众消费习惯的变迁。活动同时穿插了趣味问答,通过互动形式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对作物科学的认知、激发了青少年对农业科学的浓厚兴趣。
编辑 | 王宇
9月20日,中国地质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找矿新突破,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地质行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副省长郭大进,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学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Hassina Mouri视频致辞。 会议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 [阅读]
9月19日,2025年岭南科技创新论坛主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本次论坛以“科技赋能 向新自强”为主题,设置了1场主论坛、7场平行论坛,在广州、深圳、东莞、江门同步举行,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网络安全、新材料、创新医疗器械、智慧视光、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开展超400个高水平学术报告,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报告16场。 广东省科协主要负责人... [阅读]
9月15日,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全国科普月香港站系列活动在香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中国科协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率团现场调研,并与香港师生代表进行亲切交流。 来自香港6所中小学的百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全国科普月活动。师生们通过工作坊形式展示了香港学校在航天科技、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的主题科普教育成果。同学们踊跃提问,分享对航天科学的兴趣与憧憬。 &nb... [阅读]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唯一获得者。1955年9月17日,他冲破重重阻碍,携家人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启程归国,义无反顾投身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 为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2025年9月17日,“纪念人...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