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4日,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主办、中国建筑学会承办的2025中外工程师工程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北京举办。来自马来西亚、蒙古、俄罗斯、新加坡等国的17名外国工程师,26名中国建筑领域工程师及5名在华土建类专业留学研究生共48人齐聚一堂,以“城市更新共创未来”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技术考察+工作坊”等多种形式交流中外工程建设经验。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出席开班式并致辞。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工程师联合体秘书处项目主管张鸣天系统介绍中国工程能力建设进展与国际合作网络;马来西亚、蒙古国代表随后分享本国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概况,为跨国家、跨领域技术交流奠定基础。
研修期间,行业权威专家围绕建筑领域关键议题开展授课。中国建筑学会副监事长何志方对“中国城市更新行动的政策和实践”作讲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袁烽所作“物理AI赋能建筑数智未来”专题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毛凯以“标准筑基,联通未来”为题分析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实践与发展趋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贺静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黄献明就“迈向绿色、韧性、包容的建筑未来”“亚太地区建筑绿色与韧性标准对比”展开讲解,为学员搭建起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
技术考察环节,在首钢工业园,学员见证重工业遗存如何转化为“城市复兴新地标”;在大吉巷老城区,了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建筑保护与商业功能开发的融合;在前门地区,体验三里河水系“水穿街巷”的生态环境,考察杨梅竹斜街的胡同肌理保护,品味北京坊的中西文化建筑的交融,所有这些均让学员印象深刻。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通过科技手段全面呈现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当今变化和未来规划,助力学员理解中国城市发展的系统性思路。
针对大型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研修设置3场专项工作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张钒剖析“北京新工体改造复建”的经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郑方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例,解析“设计可持续的未来”理念;首钢滑雪大跳台项目组成员庞凌波则从“人因分析”角度,探讨“雪飞天”“雪如意”等冬奥场馆的设计理念思路。学员结合自身工程经验参与研讨,实现从“知识吸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
编辑 | 王宇
中国粮油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在江苏无锡举办
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粮油学会与江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粮油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新成果、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展览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玉云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卢景波,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正国分别致辞。 本届年会以“粮优食安 科创融合 健康未来”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 [阅读]
2025年第八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聚焦 芯片筑基:后摩尔时代的技术突破
10月25日,由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第八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芯片筑基:后摩尔时代的技术突破”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毅,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胜作主讲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技术首席赵元富,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霍宗亮参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企业200余位领导干... [阅读]
2025年亚洲光电子会议(Photonics Asia 2025)在京举行
10月12日至14日,2025年亚洲光电子会议(Photonics Asia 2025)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光学学会(COS)和国际光学与光子学学会(SPIE)联合主办。大会设立17个专题,涵盖光学及光学工程领域近100个研究方向。80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光学企业的科研人员和青年学子参加了会议,交流前沿光学技术,探讨技术成果转化。 12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会议主席龚旗煌... [阅读]
云南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普洱市举行
10月16日,云南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普洱市举行,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学会秘书长、州市科协及企业代表等参加年会。 开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杜官本向给予本届年会大力支持的普洱市委、市政府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中国林学会等单位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年会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促进普洱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协智慧和力量。希望各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