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我正在南苏丹进行采访,手机里突然“弹出”一则新闻,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水稻专家杨华德荣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瞬间将记忆拉回到一年前。
那是2023年6月19日,刚刚走出布隆迪布琼布拉机场,我便闻到了空气中属于田野的独特芬芳。
个头不高且精瘦、穿着干练的白色衬衣,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向我招呼挥手,随即将我与同事带上车,驶向近三十公里外位于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布拉马塔(Buramata)村的驻地,这里也是中国援布隆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沿途目之所及皆是田野,其中许多都是水稻田。布隆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水稻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瞧,这就是我们的杂交水稻田,长得比当地稻更大更高。”杨华德指着窗外自豪地说。
布隆迪地处非洲大陆东部,属热带稀树草原气候,降水充沛,自然条件适合水稻生产,但受制于品种、种子质量、种植技术、基础设施等多重不利因素 ,水稻单位产量不高,布隆迪一度饱受粮食短缺困扰。
自2009年8月起实施援布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以来,田垄间经常能看到中国农业专家和当地稻农共同劳作的身影。2015年,杨华德以第三期中国农业专家身份开始坚守在布隆迪,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帮助当地农民改善生产和生活。
“我们几乎每周都出差,经常一个月有20多天都在其他区县的水稻田里工作。”杨华德表示。在布隆迪的每位中国专家都皮肤干涩、双手皴裂。
考察田地,带领村民种植杂交水稻,检查秧苗生长和健康状况,培养当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层层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中国农业专家组深入布隆迪的田间地头,足迹遍布该国14个省,通过对不同区域水稻栽培调研和试验,为稻农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解决了当地山区因稻瘟病减产甚至绝收的难题,帮助布隆迪农民大幅提高水稻产量。中国农业专家将14个省的36个示范村水稻产量从平均每公顷约3吨提升至9-10吨,为提升该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小时候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杂交水稻帮助这里的村民孩子吃上了饱饭,我十分欣慰。”1964年生的杨华德说。
2018年,中国农业专家组将吉汉加县宁加4村确定为首个水稻减贫示范村,村民夏尔同年起跟着杨华德等中国专家学习杂交水稻种植技术,连续5年获得大丰收。
过去,夏尔种植的本地水稻产量低,收入有限,生活艰苦。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夏尔不仅盖起了新房,他还开办了一个大米加工坊,提高了经济回报,并为周围农户创造了就业机会。
在火辣辣的田间地头,我背着两台相机沿着田坎走了好远好远。夏尔家的杂交水稻已经成熟,映入眼帘的金黄麦浪让这炽热阳光变得温和,金色稻田在阳光下发出耀眼光芒。
收割、脱粒,夏尔和同伴行云流水般操作了起来,打谷的动作好似在田间舞动,充满力量感,脱落的稻粒如雨般洒落,浓郁谷香在空气中飘散。我双脚扎在泥土里,记录着这生动的画面。
像夏尔这样的“成功”示范户,还有很多。杂交水稻让农民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因为让家人吃饱饭,是这里的村民最朴实的愿望。
“在布隆迪的生活条件确实比较艰苦,工作任务也颇为繁重。”杨华德说,“然而自然条件优越,我们有机会为当地居民推广更多农业技术,创造价值,改善民生。即使再辛苦我们也心甘情愿。”
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于2022年5月向杨华德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为布农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杨华德等几位农业专家在当地饱享赞誉,每每走在村中,村民们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跟他们互动。
2015年至今,多次延期,今年60岁的杨华德依然选择坚守在布隆迪这个遥远的“非洲之心”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友谊和智慧播撒在非洲大地上,做中非友谊的使者。
“杂交水稻的推广,能进一步帮助布隆迪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农业强国,对布隆迪具有重要意义。”杨华德说。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不断深化务实合作,中非农业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中布农业合作正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布隆迪农业发展,这一进程见证着两国合作与友谊,正如中国援布隆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前伫立的中布两国国旗,在丰收喜悦中徐徐飘扬。
为进一步推进武汉市院士科普工作室建设,4月3日,湖北省武汉市科协在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东西湖区)召开江城院士科普工作室推进会。 会上,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刘经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丁汉院士智能制造科普工作室、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徐卫林院士纺织科普工作室相关负责人交流了工作室特色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与会代表围绕院士科普工作室的建设管理、科普宣传、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 [阅读]
4月2日,由湖北省武汉市科协联合江夏区委、区政府共同举办的“科经会聚——江城院士专家行”启动仪式暨“江夏行”活动举行。 活动现场进行了“科经荟聚”活动推介,来自武汉激光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农学会的专家团队分别与江夏区武汉华中旷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武汉上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霄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署科技合作项目协议,形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和成... [阅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将“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重要精神落到实处,结合浙江省宁波市工作实际,强化新质生产力主题,搭建科普新载体,2024年宁波市科协推出以走进宁波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新质生产力科普游”系列活动,探索搭建面向前沿科技领域的科普活动载体。 3月30日,第一期的“新质生产力科普游”来到宁波市江北区,走进了大央科... [阅读]
3月21日,宁夏区块链协会举办了“利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宁夏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专题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了宁夏部分高校专家、科技企业专家和法律界人士,就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区块链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前景,一起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宁夏区块链协会介绍了国内和宁夏预制菜行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对区块链技术在预制菜产品的溯源原理、实现方式和技术优势、应用范围、潜在问题等进行了讲解。与会专家分别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和专长,分享了近几年宁夏和国内采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