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三新”经济增速说明什么?
2018年我国首次正式发布“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近年来这一数据逐年上升,2022年首次突破20万亿元。同时“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是逐年增加,从2017年的15.7%,到2018年突破16%,2020年超过17%,2024年超过18%,这说明了什么?“三新”经济蕴含着哪些潜力和机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对此进行解读。
魏琪嘉表示,“三新”经济占比的逐年增加,充分说明经济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进程在加快,需求释放的速度在加快,供需匹配的程度在提升。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新业态的成熟完善为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新模式对活跃新产业新业态具有重要的牵引和带动作用。一方面“三新”经济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场景和消费选择,同时它也丰富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此外“三新”经济也是各类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试验场和平台载体。对于丰富技术的应用场景,促进技术研发与生产生活实际需要更加匹配,都具有正向的积极意义。
“三新”经济未来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发力?
“三新”经济未来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专家对此继续进行解读。
魏琪嘉认为,更好推动“三新”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重点是做好规则规制的确定,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做好行业的监管,市场要发挥好配置资源的作用,推动行业不断做大做强。
关键还是要在三个维度集中发力:
要做好行业标准的制定,标准清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就有遵循、有依据,可以说行业标准事关“三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不懈总结应用场景,为优化经营业态、优化商业模式提供扎实的参照。
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发挥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快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容,瞄准未来技术,推动技术加快产业化。这些也是发展“三新”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编辑 | 王宇
7月20日,由国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江苏省科协主办,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管委会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苏台青少年科技创意创新活动在连云港市举办,两地500余名师生热情参与。 活动的重头戏是仿生机器人大赛。现场,Labubu和孙大圣同台竞技,歼-20与长征火箭赛场争雄,哪吒闹海、苏超球赛等造型独特的机器人也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机器人在竞速、拔河等比赛中同样展现出... [阅读]
7月19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三届纺织科学技术学科未来发展论坛在江苏无锡市召开,主题为“面向人民健康的纺织科技创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纺织学报》编委会主任俞建勇、副主任孙以泽分别为论坛致辞。 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范金土、江南大学教授蒋高明、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复旦大学教授邵正中、青岛大学教授房宽峻分别以“面向主动健康的... [阅读]
7月18日,由中国农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生物育种前沿共性技术”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聚焦多个领域生物育种前沿共性技术,探讨生物育种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突破。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单位的近70位相关专家学者和青年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英慧,中国农业科学院北... [阅读]
7月8日至10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甘肃省图书馆学会、张掖市图书馆承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支持的2025年信息组织与资源建设研修班在甘肃张掖举办。来自全国公共图书馆的采编部主任及业务骨干共80人出席开班仪式。 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以“面向‘十五五’的图书馆高质量资源建设与标准化发展&r... [阅读]